第(2/3)页 张三江如约把秋林阁的房契地契,双手奉送到吴翠翠面前,“大妹子,官府查抄完秋林阁,我不敢耽误,当天就把秋林阁买下来,这些日子,店里事情多。等我稍稍闲下来,你若不来,我也会去找你。” 吴翠翠接过,仔细阅读房契地契上的条款,白纸黑字,写得清清楚楚,一目了然。 “你按个手印,从今以后,秋林阁就是你的产业了。” 吴翠翠是个爽快人,不磨叽,张三江从怀里掏出印泥,她伸出大拇指,沾好印泥后,直接在两张纸的落款处,分别按下手印。 随后,伙计端着托盘,进来上菜。 翠翠收起房契地契,叠好放进衣袖的夹层里。 “掌柜的,吴婶子,菜上齐了,请慢用。”伙计放下最后一碟菜,转身离开。 房门再次关上。 吴翠翠看着满桌酒菜,一大半是她教张三江做的,色香味俱全,还不动筷,就勾人口水。 她推荐的菜品,能成为招牌菜,对她这个现代人来说,与有荣焉。 吴翠翠拿起筷子,尝了一块清蒸鲈鱼,味道鲜美,肉质新鲜。 “张掌柜,你们酒楼的手艺,是越来越好了。” 面对吴翠翠的夸张,张三江咧嘴笑道:“我做了大半辈子菜,这道清蒸鲈鱼,是我爹,也就是我师父,亲自教给我的。 说起来,不怕你笑话,我这个人脑子笨,胆子又小。 我爹说,天底下谁都会饿死,只有厨子饿不死,无论丰年还是荒年,有主子一口吃的,就有厨子一口汤喝。 我爹为了让我混口饭吃,逼着我学厨艺,当年,切不好菜,炒不好糖色儿,巴掌撇子没少挨。” 提及往事,张三江啼笑皆非,年纪越大,越能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。 奈何子欲养亲不待,如今,只剩下怀念了。 吴翠翠咽下嘴里的鱼肉,说道:“棍棒底下出高徒,令尊一番良苦用心,在天之灵,看到你把春风轩办的如此兴旺,定会欣慰的。” 张三江怀念父亲之余,顺着敞开的窗子,瞥见对面冷清的秋林阁,感叹道:“县令大人从秋林阁查抄出好些银两的事,大妹子,你听说了吗?” 吴翠翠点头,“有所耳闻。” 朱老二和她说过。 不仅是她,朱家人都知道。 张三江坐在凳子上,越想越后怕,“从前,我以为洪六福忘恩负义,自从捕快们从秋林阁运出一箱又一箱的真金白银,吓得我晚上睡不着觉。大妹子,你说洪六福的钱,会是从哪儿来的?” 正经开酒楼做生意,赚不到那么多钱。 第(2/3)页